學校精神環境
首頁 
健康服務 
健康教育課程及計畫 
學校衛生政策 
學校物質環境 
學校精神環境 
社區關係 

clock_alarm.gif班級常規 

班級:一甲

1.

2.

3.

4.

5.

6.

7.

     

班級:一乙

 1.尊敬師長有禮貌

 2.友愛同學互相幫助

 3.上課專心守秩序

 4.口說好話隨時助人

 5.打掃環境齊合力

 6.按時做好功課交作業

 7.服裝整齊有精神

 8.勤學守時不遲

班級:二甲

1.早睡早起,不遲到。

2.每天按時交作業。

3進教室前要先向老師同學問好再進教室。

4.跟人說話的時候,要看著對方的眼睛。

5.不在走廊、教室奔跑。

6.跟人相撞,不管是誰碰誰,都要說對不起。

7.看到別人的東西掉了,要主動跑去幫他撿起來

班級:二乙

1.我是二年乙班的一份子, 我熱愛二年乙班。

2.我喜歡上學,準時到校,不會遲到。

3.我不為自己找藉口,也不給他人添麻煩。

4.我會穿著整潔,並認真維護環境。

5.我要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6.我會笑臉迎人。

7.我上課會專心聽講,不講話,要發言先舉手

 

班級:三甲

1.上課專心聽講舉手再發言

2.按時完成指定作業

3.上課鐘響立刻進教室

4.早自習、午休保持安靜

5.不在走廊奔跑、打球

6.隨時保持座位的整潔

7.說話輕聲細語

8.看見師長問聲「好」

    

班級:三乙

1.服裝儀容常乾淨

2.櫥櫃座位保清潔

3.上課專心守秩序

4.友愛同窗勤向學

5.尊敬師長有禮貌

6.求學首要是閱讀

班級:四甲

1.服裝儀容常乾淨

2.櫥櫃座位保清潔

3.上課專心守秩序

4.友愛同窗勤向學

5.尊敬師長有禮貌

6.求學首要是閱讀

     

班級:四乙

1.專心聽講舉手再發言

2.按時完成指定作業

3.上課鐘響立刻進教室

4.早自習、午休保持安靜

5.不在走廊奔跑、打球

6.隨時保持座位的整潔

7.說話輕聲細語

8.看見師長問聲「好」

班級:五甲

1.不能在走廊奔跑和拍球。

2.兩性要和平相處。

3.上課及用餐要安靜。

4.不玩危險物品。

5.物品用完要歸位。

6.未經允許不能拿。

班級:五乙

1.上課專心聽 作業認真寫

2.發言要舉手 走廊要慢走

3.座位要整潔 說話要輕聲

4.排隊要迅速 打掃要確實

5.待人有禮貌 回家要閱讀

班級:六甲

1.上課專心聽 作業認真寫

2.發言要舉手 走廊要慢走

3.座位要整潔 說話要輕聲

4.排隊要迅速 打掃要確實

5.待人有禮貌 回家要閱讀

     

班級:六乙

1.上課專心聽 作業認真寫

2.發言要舉手 走廊要慢走

3.座位要整潔 說話要輕聲

4.排隊要迅速 打掃要確實

5.待人有禮貌 回家要閱讀

clock_alarm.gif心理輔導

    

家庭發生重大事故學

童,由輔導老師進行

心理輔導並做成記錄

clock_alarm.gif輔導與管教

嘉義縣水上鄉忠和國小九十七學年度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嘉義縣忠和國小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中華民國961024朝會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法律依據

忠和國小(以下簡稱本校)為輔導與管教學生,依教師法第十七條第二項之規定,訂定忠和國小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本辦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相關法令之規定。

第二條

定義

本辦法所列之各名詞定義如下:

一 教師:指本校編制內,按月支給待遇,並依法取得教師資格之專任教師。

教育人員:指前款教師及其他於本校輔導與管教學生之人員(包括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教官、實習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等)。

三 管教:指教師基於第四條之目的,對學生須強化或導正之行為,所實施之各種有利或不利之集體或個別處置。

四 處罰:指教師於教育過程中,為減少學生不當或違規行為,對學生所實施之各種不利處置,包括合法妥當以及違法或不當之處置;違法之處罰包括體罰、誹謗、公然侮辱、恐嚇及身心虐待等(參照附表一)。

五 體罰:指教師於教育過程中,基於處罰之目的,親自、責令學生自己或第三者對學生身體施加強制力,或責令學生採取特定身體動作,使學生身體客觀上受到痛苦或身心受到侵害之行為(參照附表一)。

第三條

教育人員之準用規定

本校教師以外之教育人員,準用本辦法之規定,辦理輔導與管教學生事宜,以落實教育基本法及相關法令規定,積極維護學生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並維護校園安全及教學秩序。

第二章

輔導與管教之目的及原則

第四條

導與管教學生之目的

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之目的,包括:

一、增進學生良好行為及習慣,減少學生不良行為及習慣,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及身體自主,激發個人潛能,培養健全人格並導引適性發展。

二、培養學生自尊尊人、自治自律之處世態度。

三、維護校園安全,避免學生受到霸凌及其他危害。

四、維護教學秩序,確保班級教學及學校教育活動之正常進行。

第五條

平等原則

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非有正當理由,不得為差別待遇。

第六條

比例原則

教師所採行之輔導與管教措施,應與學生違規行為之情節輕重相當,並依下列原則為之:

一、採取之措施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

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措施時,應選擇對學生權益損害較少者。

三、採取之措施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第七條

輔導與管教學生應審酌情狀

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應審酌個別學生下列情狀,以確保輔導與管教措施之合理有效性:

一、行為之動機與目的。

二、行為之手段與行為時所受之外在情境影響。

三、行為違反義務之程度與所生之危險或損害。

四、學生之人格特質、身心健康狀況、生活狀況與家庭狀況。

五、學生之品行、智識程度與平時表現。

六、行為後之態度。

前項所稱行為包含作為及不作為。

第八條

輔導與管教學生之基本考量

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應先了解學生行為之原因,針對其原因選擇解決問題之方法,並視狀況調整或變更。

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之基本考量如下:

一、        尊重學生之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

二、        輔導與管教方式應考量學生身心發展之個別差異。

三、        啟發學生自我察覺、自我省思及自制能力。

四、        對學生所表現之良好行為與逐漸減少之不良行為,應多予讚賞、鼓勵及表揚。

五、        應教導學生,未受鼓勵或受到批評指責時之正向思考及因應方法,以培養學生承受挫折之能力及堅毅性格。

六、        不得因個人或少數人之錯誤而處罰全班學生。

七、        對學生受教權之合理限制應依相關法令為之,且不應完全剝奪學生之受教權。

八、        不得以對學生財產權之侵害(如罰錢等)作為輔導與管教之手段。但要求學生依法賠償對公物或他人物品之損害者,不在此限。

第九條

處罰之正當法律程序

學校或教師處罰學生,應視情況適度給予學生陳述意見之機會,以了解其行為動機與目的等重要情狀,並適當說明處罰所針對之違規行為、實施處罰之理由及處罰之手段。

學生對於教師之處罰措施提出異議,教師認為有理由者,得斟酌情形,調整所執行之處罰措施,必要時得將學生移請學務處(訓導處)或輔導處(室)處置。

教師應依學生或其監護權人之請求,說明處罰過程及理由。

第十條

學生及監護權人之資訊公開與溝通

本校所訂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校規、有關學生權益之法令規定、權利救濟途徑等相關資訊,應對學生及監護權人公開。

監護權人或學校家長會對本校所訂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及其他相關事項有不同意見時,得向教師或學校提出意見。

教師或學校於接獲意見時,應溝通協調及說明理由,認為監護權人意見有理由時,應予修正或調整;認為無理由時,應提出說明。

第十一條

個人或家庭資料保護

教師因輔導與管教學生所取得之個人或家庭資料,非依法律規定,不得對外公開或洩漏。

學生或監護權人得依政府資訊公開法、行政程序法第四十六條、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規定,向學校申請閱覽學生個人或家庭資料。但以主張或維護其權利或法律上利益確有必要者為限。

第三章

輔導與管教之方式

第十二條

對學生之輔導

教師應以通訊、面談或家訪等方式,對學生實施生活輔導,必要時做成記錄。

學生身心狀況特殊,需要專業協助時,教師應主動要求輔導單位或其他相關單位協助。

第十三條

低學業成就學生之處理

學生學業成就偏低,未有第十四條第一項各款所列行為者,教師除予以成績考核外,應瞭解其學業成就偏低之原因(如是否因學習能力不佳、動機與興趣較低、學習方法無效、情緒管理或時間管理不佳、不良生活習慣或精神疾病干擾所致),並針對成因採取有效之輔導與管教方式(如各種鼓勵、口頭說理、口頭勸戒、通知監護權人或補救教學等)。但不得採取處罰措施

前項之輔導無效時,教師認為應進一步輔導時,得以書面申請學校輔導處(室)處理,必要時並應尋求社政或輔導相關機構支援或協助。

第十四條

應輔導與管教之違法或不當行為

學生有下列行為者,學校與教師應施以適當輔導或管教:

一、        違反法律、法規命令或地方自治規章。

二、        違反依合法程序制定之校規。

三、        違反依合法程序制定之班規。

四、        危害校園安全。

五、        妨害班級教學及學校教育活動之正常進行

第十五條

訂定校規、班規之限制

本校校規應經校務會議通過。

本校校規、班規、班會或其他班級會議所為決議,不得訂定對學生科處罰款或其他侵害財產權之規定。

除為防止危害學生安全或防止疾病傳染所必要者外,學校不得限制學生髮式,或據以處罰,以維護學生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並教導及鼓勵學生學習自主管理。

除前項情形外,有關學生服裝儀容之規定,本校應以舉辦校內公聽會、說明會或進行全校性問卷調查等方式,廣納學生及家長意見,循民主參與程序訂定,以創造開明、信任之校園文化。

本校班規、班會或其他班級會議所為決議,與法令或校規牴觸者無效。

第十六條

教師之一般管教措施

教師得採取下列一般管教措施:

一、        適當之正向管教措施(參照附表二)。

二、        口頭糾正。

三、        調整座位。

四、        要求口頭道歉或書面自省。

五、        列入日常生活表現紀錄。

六、        通知監護權人,協請處理。

七、        要求完成未完成之作業或工作。

八、        適當增加作業或工作。

九、        要求課餘從事可達成管教目的之公共服務(如學生破壞環境清潔,罰其打掃環境)。

十、        取消參加正式課程以外之活動。

十一、監護權人同意後,留置學生於課後輔導或參加輔導課程。

十二、要求靜坐反省。

十三、要求站立反省。但每次不得超過一堂課,每日累計不得超過兩小時。

十四、在教學場所一隅,暫時讓學生與其他同學保持適當距離,並以兩堂課為限。

十五、經其他教師同意,於行為當日,暫時轉送其他班級學習。

十六、依該校學生獎懲規定及法定程序,予以書面懲處。

教師得視情況於學生下課時間實施前項之管教措施。

學生反映經教師判斷,或教師發現,學生身體確有不適,或確有上廁所、生理日等生理需求時,應調整管教方式或停止處罰。

第十七條

教師之強制措施

學生有下列行為,非立即對學生身體施加強制力,不能制止、排除或預防危害者,教師得採取必要之強制措施

一、        攻擊教師或他人,毀損公物或他人物品,或有攻擊、毀損行為之虞時。

二、        自殺、自傷,或有自殺、自傷之虞時。

三、        有其他現行危害校園安全或個人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之行為或事實狀況。

第十八條

學務處(訓導處)與輔導處(室)特殊管教措施

依第十六條所為之管教無效或學生明顯不服管教,情況急迫,明顯妨害現場活動時,教師得要求學務處(訓導處)或輔導處(室)派員協助,將學生帶離現場。必要時,得強制帶離,並得尋求校外相關機構協助處理。

就前項情形,教師應告知已實施之輔導管教措施或提供輔導管教紀錄,供其參考。

各處室人員將學生帶離現場後,得安排學生前往其他班級、圖書館或輔導處(室)等處,參與適當之活動,或依規定予以輔導與管教。

學務處(訓導處)或輔導處(室)於必要時,得基於協助學生轉換情境、宣洩壓力之輔導目的,衡量學生身心狀況,在學務處(訓導處)或輔導處(室)人員指導下,請學生進行合理之體能活動。但不應基於處罰之目的為之。

第十九條

監護權人及家長會協助輔導管教措施

學務處(訓導處)或輔導處(室)依第十八條實施管教,須監護權人到校協助處理者,應請監護權人配合到校協助學校輔導該學生及盡管教之責任。

學生違規情形,經學校學務處(訓導處)或輔導處(室)多次處理無效且影響班級其他學生之基本權益者,學校得視情況需要,委請班級(學校)家長代表召開班親會,邀請其監護權人出席,討論有效之輔導管教與改進措施。

第二十條

學生獎懲委員會之特殊管教措施

學務處(訓導處)認為學生違規情節重大,擬採取交由其監護權人帶回管教、規劃參加高關懷課程、送請少年輔導單位輔導,或移送警察或司法機關等處置時,應依本校學生獎懲辦法,簽會導師及輔導處(室)提供意見,經學生獎懲委員會討論議決後,始得為之。但情況急迫,應立即移送警察機關處置者,不在此限。

學生獎懲委員會應注意保障當事人學生與其監護權人發言之權利,並充分討論與記載先前已實施之各項管教措施之教育效果。

學校除採取第一項所定處置外,必要時,應聯繫社政單位協助處理。

學生交由監護權人帶回管教每次以五日為限,並應於事前進行家訪,或與監護權人面談,以評估其效果。交由監護權人帶回管教期間,學校應與學生保持聯繫,繼續予以適當之輔導;必要時,學校得終止交由監護權人帶回管教之處置;交由監護權人帶回管教結束後,得視需要予以補課。

第二十一條

高關懷課程之實施

本校為有效協助校園之中輟及高關懷群個案,開設高關懷課程

學務處(訓導處)或輔導處(室)認為學生違規情節重大,擬採取參加高關懷課程之處置時,應依該校規定,經學生獎懲委員會或高關懷課程執行小組議決後,始得為之。

本校設高關懷課程執行小組,由校長擔任召集人,業務承辦處室主任擔任執行秘書,小組成員得包括學校各處室主任、相關業務組長、家長會代表、導師等。執行小組應定期開會,每學期應召開二次以上會議,規畫、執行與考核相關業務,並改進相關措施。

高關懷課程編班以抽離式為原則,依學生問題類型之不同,以彈性分組教學模式規劃安排課程(如學習適應課程、生活輔導課程、體能或服務性課程、生涯輔導課程等),每週課程以五日為限,每日以七節以下為原則。

高關懷課程之師資,依實際需要,經執行小組議決後,由校長聘請校內外開設相關課程或活動專長之人員擔任。

高關懷課程由專責教師擔任導師工作。

第二十二條

搜查學生身體與私人物品之限制

為維護學生之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除法律有明文規定,或經受搜查人出於自願性同意者,或有相當理由及證據顯示特定學生涉嫌犯罪或攜帶第二十四條第一項及第二項各款所列之違禁物品,或為了避免緊急危害者外,教師及學校不得搜查學生身體及其私人物品(如書包、手提包等)。

搜查女學生之身體,應由婦女行之。但不能由婦女行之者,不在此限。

第二十三條

校園安全檢查之限制

為維護校園安全,本校得訂定規則,由學務處(訓導處)進行安全檢查:

一、本校得依學生住宿管理規則,在學校家長會代表或第三人陪同下,進行學生宿舍之定期或不定期檢查。

二、學務處(訓導處)對特定學生涉嫌犯罪或攜帶第二十四條第一項及第二項各款所列違禁物品,有合理懷疑,而有進行安全檢查之必要時,得在第三人陪同下,在校園內檢查學生私人物品(如書包、手提包等)或專屬學生私人管領之空間(如抽屜或上鎖之置物櫃等)。

第二十四條

違法物品之處理

教師發現學生攜帶或使用下列違法物品時,應儘速通知學校,由學校立即通知警察機關處理。但情況急迫時,得視情況採取適當或必要之處置。

一、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所稱之槍砲、彈藥、刀械。

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稱之毒品、麻醉藥品及相關之施用器材。

教師發現學生攜帶或使用下列違禁物品時,應自行或交由學校予以暫時保管,並視其情節通知監護權人領回。但教師認為下列物品,有依相關法律規定沒收或沒入之必要者,應移送相關權責單位處理:

一、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物品。

二、猥褻或暴力之書刊、圖片、錄影帶、光碟、卡帶或其他物品。

三、菸、酒、檳榔或其他有礙學生健康之物品。

四、其他違禁物品。

教師或學校發現學生攜帶前二項各款以外之物品,足以妨害學習或教學者,得予以暫時保管,於無妨害學習或教學之虞時,返還學生或通知監護權人領回。

教師或學校為暫時保管時,應負妥善管理之責,不得損壞。但監護權人接到學校通知後,未於通知書所定期限內領回者,學校不負保管責任,並得移由警察機關或其他相關機關處理。

第二十五條

學生對公物之賠償

學生毀損公物應負賠償責任時,由學校通知監護權人辦理。

第二十六條

身心障礙或精神疾病學生之轉介措施

教師實施輔導與管教時,發現學生有身心障礙或精神疾病者,應將輔導與管教紀錄,連同書面申請書送學校輔導處(室),斟酌情形安排學生接受心理諮商或依法定程序接受特殊教育或治療。

第二十七條

學生之追蹤輔導與長期輔導

教師、學務處(訓導處)及輔導處(室)對因重大違規事件受處罰之學生,應追蹤輔導,必要時應會同校內外相關單位共同輔導。

學生須接受長期輔導時,學校得要求監護權人配合,並協請社政、輔導或醫療機構處理。

第二十八條

高風險家庭學生之處理

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過程中,發現學生可能處於高風險家庭時,應通報學校。學校應運用「高風險家庭評估表」,採取晤談評估等方式,辨識學生是否處於高風險家庭,建立預警系統,建構其篩檢及轉介處遇之機制,以預防兒童少年保護、家庭暴力及性侵害事件之發生,並得於事件發生時,啟動校園危機處理機制,有效處理。

第二十九條

法令規定之通報義務

教師在輔導與管教學生過程中,知悉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立即向本縣 () 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一、        施用毒品、非法施用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之物質。

二、        充當該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場所之侍應。

三、        遭受該法第三十條各款之行為。

四、        有該法第三十六條第一項各款之情形。

五、        遭受其他傷害之情形。

教師在執行職務時知有疑似家庭暴力情事者,應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五十條第一項規定,立即通報本縣(市)主管機關,至遲不得逾二十四小時。

教師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八條規定,立即向本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教師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第十一條規定,通知學校向本縣(市)政府或教育部通報。

第三十條

教師或學校之通報方式

教師或學校知悉兒童及少年保護、家庭暴力、性侵害及校園性騷擾事件,應於知悉事件二十四小時內依法進行責任通報(一一三專線),並進行校園安全事件通報,由校長啟動危機處理機制。

學校通報前項事件時,應以密件處理,並注意維護被害人之秘密及隱私,不得洩漏或公開,對於通報人之身分資料應予以保密,以維謢學生個人及相關人員隱私。

第三十一條

學校通報相關單位處理監護權人問題

學生須輔導與管教之行為係因監護權人之作為或不作為所致,經與其溝通無效時,本校應函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社政或警政等相關單位協助處理。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二條

禁止體罰

依教育基本法第八條第二項規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不得有體罰學生之行為

第三十三條

禁止刑事違法行為

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得採規勸或糾正之方式,並應避免有誹謗、公然侮辱、恐嚇等構成犯罪之違法處罰行為。

第三十四條

禁止行政違法行為

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時,應避免有構成行政罰法律責任或國家賠償責任之行為。

第三十五條

禁止民事違法行為

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時,應避免有侵害學生權利,構成民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之行為。

第三十六條

不當管教之處置及違法處罰之懲處

教師有不當管教學生之行為者,學校應予以告誡。其一再有不當管教學生之行為者,學校應按情節輕重,予以懲處。

教師有違法處罰學生之行為者,學校按情節輕重,依相關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或規定,予以申誡、記過、記大過或其他適當之懲處。

教師違反教育基本法第八條第二項規定,以體罰或其他方式違法處罰學生,情節重大者,應依教師法第十四條及相關規定處理。

第五章

紛爭處理及救濟

第三十七條

申訴之提起

本校學生對於教師或學校有關其個人之輔導管教措施,如有不服教師及學校應告知學生得於該輔導管教措施發生之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或言詞向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提起申訴。其以言詞為之者,應錄音或作成紀錄。

本校學生之父母、監護人或其受託人,得為學生之代理人提起申訴。

本校對學生之處分或措施,應於通知書上附記如有不服,得於通知書送達之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向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提起申訴。

第一項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學生或代理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就學之年級及班級或服務單位、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學生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訴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主要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四、經向申訴人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第三十八條

申訴案件之處理

本校對於學生申訴案件,依本縣(市)訂定之學生申訴案件實施辦法處理。

第三十九條

申訴評議之執行

學生之申訴經評議有理由時,對尚未執行完畢之管教措施不得繼續執行,已執行之處分應撤銷。管教措施不能撤銷者,學校或教師應斟酌情形,對申訴人施以致歉、回復名譽或課業輔導等補救措施,並負起相關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

協助處理紛爭

經當事人請求或必要時,學校應協助教師處理紛爭。

教師因合法管教學生,與監護權人發生爭議、行政爭訟或其他司法訴訟時,學校應依教師之請求,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一條

提供所需之設施及用品

教師實施輔導與管教工作所需之設施(如諮商處所)、物品(如錄音機電話傳真)及文件表單(如輔導管教記錄表、家長通知書、學生獎懲委員會審議申請表、獎懲委員會裁決書、獎懲委員會裁決通知函、學生申訴單),由本校行政單位統一提供之。

第四十二條

對特殊教育學生輔導與管教

教師依特殊教育法對學生實施特殊教育時,其輔導管教應依個別教育計畫實施。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之施行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後,自發布日施行;修訂時亦同。

               clock_alarm.gif校園自我傷害防治簡明版

               校園自我傷害防治三階段

校園自我傷害三級預防模式

「自我傷害三級預防」的主要內涵,包括:

一級預防:強調政策性、環境性、教育性、互動性的全面預防工作,建立「自我傷害危機處理小組」的架構,改善校園自我傷害預防措施、推廣正確的生命與情緒教育,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等行動指標,主要目的在於確立哪些是危險因素(壓力事件、情緒、家庭衝突等)與保護因素(支持系統、教育等),以提升保護因子並降低危險因素。

二級預防:篩選出高危險族群,提供心理輔導、資源協助等,落實早期發現早期介入的概念,以避免自我傷害行為的發生。

三級預防:自我傷害危機事件發生時,依據其類型動員小組團隊人員以進行相關後續事件的處理,主要目的在於避免事件產生的衝擊擴大,降低事件的負面影響,將危機轉化為轉機。

說明:

1.        本表用於檢核各校自我傷害防治三階段之各項工作要點。

2.        學校或工作人員已完成的內容,於前方的空格處打勾。

3.        若是未完成或需要加強的工作,則保留未勾選的狀態。

4.        下方尚未註記工作要點之空格,依據各校之狀況,自行填寫需要的工作要點。


 

壹、預防處置階段摘要

為防治校園自我傷害事件之發生,各校於預防處置階段應至少完成六項工作,其要點如下:

1-1、       校園自我傷害危機處置小組的設置

各校依據學校之特性設置「自我傷害危機處置小組」,建立工作團隊聯絡網,規劃各職務之自我傷害防治執掌與任務,可參閱圖1-1校園自我傷害危機處置小組組織圖。

1-2、   校園自我傷害危機處置的案例模擬演練

各校自行選擇校園發生率較高的自我傷害案例來為「模擬演練」,並請確實進行全程的演示,以便熟能生巧。同時,藉由實際演練,讓各小組工作人員熟悉自身角色與任務,並透過演練發現各校執行的缺口,以做修正或調整。

1-3、   社區資源網絡的建立與連結(見上圖)

1-4、   生命教育實施重點

學校於平時實施生命教育相關課程之傳授,例如:

1.      「尊重生命」:看重自己生命成長的同時,也尊重別人的成長,可以透過影片欣賞、討論分享、探討自我或親人的生命的故事,讓學生可以透過討論,尋找自我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2.      提供「生死教育」:讓原本談論「死亡」的禁忌,到開始可以探知生命的本質原本就蘊涵著死亡,有生就有死,無人可倖免。提供學生以健康積極的態度去瞭解死亡,學習面對與死亡相關的事,正視死亡,從而珍惜生命與感情。

3.      可參閱教育部「生命教育」網站http://life.edu.tw/

4.      協助學生提高面對壓力的能力。

5.      善用社會支持系統。

6.      協助新生或在校學生適應學校生活。

 

1-5、       情緒教育的實施重點

 

學校於平時實施生命教育相關課程之傳授,例如:

1.情緒智商(EQ)的概念、內涵。

2.認識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3.控制情緒與處理的技巧教導。

4.維持人際關係的方法

5.探討個人對人生的樂觀程度,與挫折忍受力。

 

1-6、   早期介入篩選量表簡介與篩選後的處置

一、自我傷害行為篩選量表

「自我傷害行為篩選表」共分為五個分量尺,分別為「憂鬱、孤獨」、「攻擊、違紀」、「行為改變與意外事件」、「自殘、自殺」及「退縮與自我批評」五部分,每一題目,勾選一個「是」,則獲得1分,若是該生之分量表或全量表分數分數高於下表所示,則代表此位學生的身心狀態是處在不良狀態,需加以注意。

由國中與高中樣本在五個量尺的得分平均值與標準差的數據(見表1-1)可知,如果一位國中生在其中一個分量尺的得分上超過該分量尺平均值一個標準差以上,如:「憂鬱、孤獨」分量尺的得分在5分以上,或「攻擊、違紀」分量尺上的得分在5分以上,或「行為改變」分量尺的得分在3分以上,或「自殘、自殺」分量尺的得分在1分以上,或是「退縮與自我批評」分量尺之得分高於4分,則此位學生的身心狀態是處在不良狀態,需加以注意。

同理,某位高中生經評估後,若其於「憂鬱、孤獨」分量尺上得分高於5分,或「攻擊、違紀」分量尺得分高於3分,或「行為改變」分量尺得分高於3分,或「自殘、自殺」分量尺得分高於1分,或是「退縮與自我批評」分量尺之得分高於5分,則此位學生的身心狀態同樣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自我傷害行為篩選量表--教師觀察評量表

    使用篩選量表不必利用晤談,只需將平時對孩子外在行為的觀察加以記錄、評量即可。這份量表是希望能找出那些行為表現是需要及時注意的問題,以預防將來不幸事件的發生。

    請您根據您所知該生「最近一個月」的情況仔細作答,如果有下列情況發生,則在「是」的框框內打勾;如果沒有則在「否」的框框內打勾。

壹、學生近況

一、憂鬱、孤獨

(一)情緒狀況---主要描述該生情緒低落、孤單、或不安等

                                                     

1.這孩子是否情緒低落鬱悶                              

2.這孩子是否會哭泣或想哭泣                            

3.這孩子是否變得不安,無法靜下來                      

4.這孩子是否感到非常的寂寞、孤獨                      

(二)行為狀態---主要描述該生行為的變化,例如常做的事不做了,別人排斥他,猶豫不決等

                                                     

          5.這孩子是否會無緣無故地覺得身體疲勞                  

          6.這孩子是否變得猶豫不決                              

          7.這孩子是否不想做他以前常做的事                      

          8.這孩子是否頭腦變得不像以前那樣清楚                  

          9.這孩子是否覺得他的煩惱無人可以傾訴                  

          10.這孩子是否覺得別人對他冷淡或排斥他                 

(三)無助、無望

                                                     

          11.這孩子是否覺得將來沒有希望                         

          12.這孩子是否覺得自己很渺小、很不重要                 

          13.這孩子是否覺得無助、驚慌、不知道該怎麼辦           

             才好

 

二、攻擊、違紀

(一)攻擊部份

n            情緒狀態---主要描述該生的「生氣」情緒

                                                     

1.這孩子是否脾氣暴躁                                  

2.這孩子是否情緒變化大                                

 

n            行為狀態---主要描述該生的「生氣」等外顯行為

                                                     

          3.這孩子是否常與別人頂嘴                              

          4.這孩子是否常打架                                    

          5.這孩子是否喜歡罵人和說髒話                          

          6.這孩子是否喜歡嘲笑或欺侮人                          

          7.這孩子是否曾攻擊或恐嚇別人                          

n            個性狀態

                                                               

          8.這孩子是否善妒或多疑                                

          9.這孩子是否沒有內疚感或責任感                        

 

(二)違紀部份

 

n            不當行為

                                                     

10.這孩子是否會破壞別人或自己的東西                   

11.這孩子是否愛說謊或欺騙別人                         

 

n            違反校規                                   

                                                     

12.這孩子是否在學校不守規矩、喜歡干擾別的同           

  學或破壞教室秩序                        

13.這孩子是否曾逃學、逃家                             

 

 

 

三、行為改變(包括請假、曠課)、意外事件

 

(一)個人行為習慣的改變

                                                     

           1.這孩子是否變得較安靜                               

           2.這孩子是否變得較好動                               

           3.這孩子是否較易忽視危險或容易冒險                   

(二)在學行為的改變

                                                     

 4.這孩子是否較常曠課                                 

 5.這孩子是否怕上學                                   

 6.這孩子是否想要休學                                 

(三)請假、生病或意外事件的發生

                                                            

        7.這孩子是否請假過多                                

        8.這孩子是否經常發生意外事故                          

      9.這孩子是否經常生病或感到身體不舒服                

 

四、自殘、自殺

(一)自我傷害的行為或念頭的發生

                                                            

        1.這孩子是否有傷害自己的行為                        

        2.這孩子是否在作文或遊戲中表現出想死的念頭          

        3.這孩子是否曾想過要自殺                             

        4.這孩子是否曾表示要以傷害自己的方法對某人          

          或家人報復

(二)討論或使用過自殺的方法

                                                            

        5.這孩子是否曾使用酒精、藥物或安非他命等具          

          傷害性的物質

        6.這孩子是否曾討論自殺的方法                         

 

 

 

五、退縮與自我批評

 

(一)退縮部份

n            個性狀態---主要描述該生是否在個性上比較孤獨

                                                            

 1.這孩子是否較喜歡獨處                              

 2.這孩子是否較冷漠、退縮                            

n            人際關係狀態---主要描述該生與他人相處的困難 

                                                     

 3.這孩子是否與別人在一起時就覺得不自在              

 4.這孩子是否不曾說出自己的困難或問題                

n            行為狀態---主要描述該生是否過度守規矩

                                                     

 5.這孩子是否過度守規矩                              

 

(二)自我批評

n            怕做錯事的感覺

                                                     

6.這孩子是否會因一些不好的事發生而責怪自己           

7.這孩子是否常害怕做錯事情                           

n            批評自己愚笨

                                                     

8.這孩子是否缺乏自信心、感到自卑                     

9.這孩子是否感到自己笨拙                             

 

貳、學生背景資料

    姓名                    出生日期                   就讀學校

    年級                    班級                       座號

 

下面的問題是有關這位同學的情況,請把適當的號碼填在左邊的方格。

1.該生的性別是:

(1)     (2)

 

2.該生現在是就讀:

(1)國小  (2)國中  (3)高中  (4)高職 

 

3.與其他同學比較起來,該生的成績如何?

(1)優於多數同學  (2)中等以上  (3)中等  (4)中等以下  (5)很差

 

4.該生父母的婚姻狀況為:

(1)結婚  (2)分居  (3)離婚  (4)父親或母親長期離家  (5)父親/母親死亡

 

5-1目前以父親身份管教或照顧該生的人是誰?

(1)該生的親生父親,目前與該生同住 

(2)該生的親生父親,但目前並沒有與該生同住

(3)該生的伯叔,或其他親戚(如舅父,堂兄)

(4)該生的繼父

(5)該生的養父

(6)該生的祖父

(7)其他的成年人

(8)沒有

 

5-2 /她(即5-1的選項)的教育度程度是:

(1)國小  (2)國中  (3)高中(職)  (4)大專以上

 

5-3 /她(即5-1的選項)是否有下列的情形(請打勾,可多選):

酗酒  □精神病  智能不足  脾氣暴躁  憂鬱症  疑心重

    暴力傾向        曾自殺過

 

5-4 /她(即5-1的選項)對該生的管教態度是(請打勾,可多選):

    過度保護  過度嚴厲  期望太高  經常體罰  漠不關心

    沒有上面所說的情形

 

6-1目前以母親的身份管教或照顧該生的人是誰?

(1)該生的親生母親,目前與該生同住

(2)該生的親生母親,但目前並沒有與該生同住

(3)該生的姑姑、阿姨、或其他親戚(如表姑、表姐)

(4)該生的繼母

(5)該生的養母

(6)該生的祖母

(7)其他的成年人

(8)沒有

 

6-2/她(即6-1的選項)的教育程度是:

(1)國小  (2)國中  (3)高中(職)  (4)大專以上

 

  6-3/她(即6-1的選項)是否有下列的情形(請打勾,可多選):

  酗酒  精神病  智能不足  脾氣暴躁  憂鬱症  

疑心重暴力傾向曾自殺過

 

6-4  /她(即6-1的選項)對該生的管教態度是(請打勾,可多選):

      過度保護  過度嚴厲  期望太高  經常體罰

      漠不關心  沒有上面所說的情形

 

7.該生在家中的排行

(1)獨生子女  (2)老大  (3)老么  (4)老二  (5)老三  (6)其他:________

 


自殺危險程度量表教師觀察評量表

本量表的目的旨在篩選出具有自殺危險性的學生,使老師能夠提高敏感度,早做預防。請您依學生狀況勾選以下問題:

1.他想活下去的意願有多高?

0.很想活下去。  1.不太想活了。  2.完全不想活了。

2.他有想過要自殺嗎?

0.沒有想過。  1.有一點想自殺的念頭。  2.非常想自殺。

3.他想自殺的想法持續多久?

0.很短暫,只是一閃即逝的念頭。  1.偶而出現自殺想法。

2.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了。

4.他經常想要自殺嗎?

0.很少,偶而會想。  1.時斷時續的。  2.幾乎天天想。

5. 他有自殺的計畫嗎?

0.模糊、沒有特定的計畫。  1.有些特定計畫。

2.有完整的想法,訂出何時、何地及自殺計畫。

6.如果要自殺,他會採用何種方式?

0.服藥丸或割腕。  1.藥物、酒精、一氧化碳、或撞車等。 

2.手槍、上吊、或跳樓等。

7.他準備了自殺工具嗎?

0.沒有。  1.很容易找到自殺工具。  2.手邊即有自殺工具。

8.如果要自殺,他打算在何時自殺?

0.未來非特定時間。  1.幾小時內。  2.馬上。

9.如果他自殺,獲救的機會有多高?

0.大多數時候身邊都有人可以施以援助。  1.如果求救會有人來。

2.沒有人可援助。

10.他有沒有告訴任何人他想要自殺?

0.曾經很明白的告訴別人。  1.曾經暗示過別人他有自殺意圖。

2.刻意隱瞞自殺意圖。

11.他是否做了身後安排(例如:寫遺書、將心愛物品送人或丟棄、將財產全部用光、與親友見最後一面、做臨終的告別)?

0.沒有。  1.想過如何安排或已著手安排,仍未完成。

2.已完成身後安排。

12.他曾經用何種方式自殺過嗎?

0.沒有,或曾有一次以服藥丸或割腕方式自殺。

1. 有二次或二次以上以服藥丸或割腕方式自殺;或者曾有一次以藥物、酒精、一氧化碳、撞車等方式自殺。

2. 有二次或二次以上以藥物、酒精、一氧化碳、撞車等方式自殺;或者曾有一次以手槍、上吊或跳樓等方式自殺。

13.如果他曾想過自殺,是什麼原因使他沒有這麼做?

13-1.他對生命充滿熱愛。

0.經常如此。  1.偶而如此。  2.從不如此。

13-2. 他相信自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相信未來會比較快樂。

0.經常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從不這麼想。

13-3.他若死亡會對家庭朋友造成很大的傷害,他不願他們承受這種痛苦。

0.經常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從不這麼想。

14.在他的想法裡,「死」是怎麼一回事?

14-1.死後不會復活。

0.經常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從不這麼想。

14-2.死後會到較壞的地方去。

0.經常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從不這麼想。

14-3.死亡不能解決問題。

0.從不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經常這麼想。

14-4.人死後會復活。

0.從不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經常這麼想。

14-5.死後會到較好的地方去。

0.從不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經常這麼想。

14-6.死亡是一件愉快的事。

0.從不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經常這麼想。

14-7.死後可以上天堂或極樂世界。

0.從不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經常這麼想。

14-8.死亡只是暫時的分離。

0.從不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經常這麼想。

14-9.死亡只是生病的症狀。

0.從不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經常這麼想。

15.最近是否有親人或要好的朋友死亡或離他而去?

0.沒有。  1.有,那使他覺得有一點難過。

2.有,那使他覺得非常難過,對他影響很大。

16.最近,他的生活中有沒有特別重大的事件?例如:轉學、搬家、與好友決裂、家中有新成員加入、家中成員長期離家、家中成員爭吵的很厲害、遺失寵物、離開父親或母親超過一星期、情感上之重要人物有嚴重疾病(或住院、死亡)、違反校規被記過、被同學圍毆或取笑、做了一些不敢告訴別人的事。

0.沒有。  1.有,尚能應付。 

2.有,感到非常困擾、焦慮、悲傷、或痛苦。

17.他的父母是否有不當的管教態度(例如:毆打、侮辱或無故責罵他等)?

0.沒有。  1.偶而如此。  2.經常如此

18.他的父母是否曾經對他性侵犯?

0.沒有。  1.偶而如此。  2.經常如此。

19.他的日常作息是否正常?

0.可以維持一般正常生活。

1.有些日常活動停止,飲食、睡眠及課業受到影響。

2. 作息混亂,日常生活廣泛受到影響。

20.最近他的課業成績如何?

0.跟以往差不多。  1.有一點退步。  2.大幅滑落。

21.他有喝酒的習慣嗎?

0.沒有。  1.一星期內有兩、三次。  2.幾乎天天喝酒。

22.他有嗑藥的習慣嗎?

0.沒有。  1.一星期內有兩、三次。  2.幾乎天天嗑藥。

23.他有抽煙的習慣嗎?

0.沒有。  1.偶而抽抽。  2.幾乎每天抽。

24.他與同學或同齡朋友的關係如何?

0.有幾個要好的朋友,有需要時他們一定會幫忙。

1.有幾個朋友,不是很親近。

2.沒有朋友。

25.他與家人的關係如何?

0.很好,與家人很親近,有事都會跟家人說。

1.還好。

2.很不好,家人都不理他、放棄他、討厭他,或常與家人起衝突。

26.他的健康狀況如何?

0.沒有特別的健康問題。

1.有反應性、突發性、短暫的精神或生理疾病。

2.有慢性的、逐漸衰退性的疾病或急性的大病

 

 

依據量表結果參考下列自殺危險評鑑表作為評估:

危機程度

判斷項目

1.自殺計畫

A.細節

模糊、沒有什麼特別的計畫

有些特定計畫

有完整之想法,清楚訂出何時、何地及方法

B.工具之取得

尚未有

很容易取得

手邊即有

C.時間

未來非特定時間

幾小時內

馬上

D.方式之致命性

服藥丸、割腕

藥物、酒精、一氧化碳、撞車

手槍、上吊、跳樓

E.獲救之機會

大多數時間均有人在旁

如果求救會有人來

沒有人在附近

2.先前的自殺企圖

沒有或一個非致命性的

有許多低致命性或一個中度致命性;有重覆之徵兆

有一高度致命性或許多中度致命性的

3.環境壓力

沒有明顯之壓力

「對環境之改變」或「失去某些人或物」有中度反應

「對環境改變」或「失去某些人或物」有強烈反應

4.徵兆

A.日常生活之處理方法

可以維持一般生活

有些日常活動停止。飲食、睡眠、以及課業受到影響

日常生活廣泛受影響

B.憂鬱

輕度之情緒低落

中度之情緒低落;有悲傷、受困擾、或孤獨感產生,且活動量降低

受到無希望感、悲傷及無價值感之打擊,而產生退縮或爆發性攻擊的行為

5.支持資源

可獲得家人與朋友幫助

家庭或朋友可幫助但非持續性的

對家庭、朋友採敵視,中傷或冷漠之態度

6.溝通之方式

直接表達自殺之感覺及意圖

表示出人際間的自殺目的,如:我會表現給他們看,他們會因此而感到抱歉

內心的自殺目標(有罪惡感、無價值感)很不直接或根本不表達

7.生活型態

尚有穩定的人際關係、人格表現及學業表現

有藥物濫用,有衝動性之自殘行為

有自殺行為,人際相處困難

8.健康狀況

沒有特別的健康問題

有反應性、突發性、短暫的精神或生理疾病

有慢性的、逐漸衰退性的疾病或急性之大病

 

 

 

 

 

 

 

 

 

 

 

 

危險程度高者,盡快提供危機介入。如:生活安置、危機諮商等,同時尋求醫療資源轉介至受過專業訓練的精神科醫師處,必要時強制住院,以尋求進一步的協助。此時請各校自我傷害危機處置小組隨時警戒;預防勝於治療。

危險程度中者,積極提供進一步的心理諮商與協助,並提供危險狀況的處置。例如:避免隨手可得的工具在旁,必要時尋求外界資源轉介至受過專業訓練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那裡,以尋求進一步的協助。另外,校方可聯繫家長告知學生的狀況,目的是為了一同合作協助學生接受相關輔導或醫療資源。

危險程度低者,增加對該生的行為觀察,列為追蹤輔導的當事人。同時,並提供長期的心理諮商,協助當事人處理其內在心理困擾。

三、不自殺契約書範例

不自殺契填表日期:___________

姓名

 

性別

男女

年齡

 

生日

         

學號

 

年級

       

/系別

 

電話

住家:

手機:

地址:

 

_____________與輔導老師約定,自             ,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我都不做出傷害或危害自己生命的行為,但是如果我發現自己情緒低落,很難控制自殺念頭、衝動或行為時,我會打電話給輔導老師、家人、朋友或師長,以尋求協助,幫助自己度過這個難關。若都找不到人時,我也會打電話到_____________(學校專線)請求協助。

在緊急狀況時,可以協助我的輔導老師、家人或師友的姓名與聯絡方式如下:

l      若我想自我傷害,我會先聯絡

1.                關係         電話               _________

2.                關係         電話                       

3.                關係         電話                       

l      必要時,我可以緊急聯絡輔導老師是:

 1.                關係         電話                       

 2.                關係         電話                       

※補充事項:

立約人:                      聯絡電話:                  

輔導老師:                    聯絡電話:                  

 

  立約時間:民國               

 

貳、危機處置階段摘要

2-1、危機處置基本概念

 

1.          危機:「危機」指的是我們在面對一個突如其來的意外事件,會讓我們手足無措,甚至連原有的處事方式或資源都無法解決的狀況,我們就會將之稱為「危機」。校園自我傷害事件發生時,就是校園的重大「危機事件」之一。

2.          校園師生經歷自我傷害危機事件發生後,可能會有以下的可能結果:

n      恢復到事發前的狀況,也就是渡過危機回到生活常軌。

n      有時危機也是轉機的開始,校園不僅渡過危機,同時在這個自我傷害事件中有所學習、體會、成長,而出現一個新的局面,這也是危機處置的最高境界。

n      經歷自我傷害事件後,讓自己陷入恐懼、退縮、崩解中,而無法走出這個陰霾,受困其中。有人會選擇傷害自我、逃避、甚至因此而精神崩潰、瓦解等;這是我們所不願見到的。

3.          自我傷害危機處置的原則:

n      掌握時限即刻介入。

n      幫助校園師生適應現況,並協助校園生活回到常軌。

n      把重點放在現在的問題上,不去追溯原因,或怪罪他人

n      先解決最重要的問題。

n      提供、教導師生因應問題的能力。

n      迅速、簡短地蒐集相關危機的資訊,並以實際行動做介入。

 

2-2、校園自我傷害處理作業流程

當自我傷害事件發生當時,就是進入危機處置階段,可依據本手冊標準化流程進行之,詳見第63

 

2-3、自我傷害危機處置小組會議注意事項

 

1.          會議之前,召集人與總幹事先瞭解事件的強度與本質,決定需啟動的組別與機制,評估師生、員工的情緒需求,並辨識出可能的高危險群。

2.          召開緊急會議,並做簡要記錄。

3.          將事發過程以簡要文字摘記,供各組人員參考。

4.          各組依照會議分組任務規劃行動。

5.          需回報各組處遇狀況,以保訊息流通。

6.          提供教職員工的支持空間。

7.          對家長可以提供紙本資訊與親職輔導。

8.          避免在大型集會或透過播音系統公布訊息,以免訊息以訛傳訛。

9.          在員工、學生、家長的個人小型非正式集會中發佈訊息,要坦率並提供客觀事實描述。

10.      自殺受害者班級需有人陪伴、帶領,使他們有機會說出此事件產生的影響與衝擊,協助班級學生建立支持聯絡網絡,並告知緊急通報系統。

11.      在學校安排諮商室,提供個人及團體諮商。

12.      對媒體及家長強調的重點:其如,接受遺憾事件已經發生,目前需要關注需幫助的部分,以及預防教育。

13.      通知學校自我傷害事件發生事實,並公布校方處置計畫。

14.      對全體學生做正式公告,公告前先與家長討論可公布的內容。

15.      緊急流程需要詢問下列問題:

n          如何確認出自殺事件中的所有相關人員?

n          「何時」以及「如何」來公布死亡訊息?

n          媒體發言人需發佈什麼內容?探討哪些是家庭的顧忌,以及學校允許的內容?

n          紀念活動要如何組織與傳達?

     16.小組工作人員在會議中做減壓團體。

2-424小時通報系

 

2-5、校園危機事件發生實際案例說明:以自殺身亡為例

斯偉危機處置信函範例:

親愛家長您好!

 

本校    年__班學生斯偉於__月__日於下午___從活動中心墬樓自殺身亡,使我們都感到十分悲慟,根據我們過去的經驗,學生在這突發事件發生後,都會產生極大的震撼與衝擊,甚至有的學生開始會出現莫名的擔憂與害怕,因此,我們想提供您一些知識,方便您了解您孩子的狀況,讓您更了解與接納孩子的反應,共同協助孩子渡過這突發事件可能帶來的影響。

 

在經歷這個突發事件後,您的孩子可能出現以下情形:

1.        上高樓會感到害怕與恐懼,甚至會對同學墜樓死亡有很多的想像

2.        害怕睡覺、可能會失眠、甚至做惡夢。

3.        無法專心課業、甚至成績退步。

4.        懷疑生命的意義,例如會問:「活著做什麼?」、「人好像隨時會死?」。

5.        木然、沒有反應、沉默、退縮。

6.        擔心、害怕、容易生氣或是哭泣。

7.        不想上學。

8.        喜歡與同學交談、竊竊私語,甚至手機費增加。

9.        生理的反應,如肚子痛、經痛、胸悶等。

10. 回想起過去親人過世的經驗。

11. 腦海中會一直重複意外發生的經過而無法控制。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上的行為出現,請放心,這些行為在突發事件發生後出現都是正常的,讓我們一起陪伴與關心孩子的心情,你可以試試看下面的方法:

1.        讓孩子知道意外事件發生,可能會出現上述所描繪的症狀,因為此事件太突然,所以這些反應都是正常的。

2.        主動詢問孩子,意外事件發生後的反應。

3.        花時間去陪伴觀察孩子。

4.        提醒孩子有任何需要你會和他一起面對。

5.        接受孩子的擔心害怕,甚至困惑,鼓勵孩子可以說出對死者同學的思念。

6.        甚至可以和孩子討論有關他們對死亡的看法。

7.        鼓勵孩子將任何的困惑都可以提出和你、老師一起來討論。

8.        接受孩子的情緒、行為反應。

 

若您感覺孩子有一些情緒反應,請試著了解與接受他,若孩子持續出現上述

反應,超過二星期以上,請您與輔導室聯絡,我們可提供的服務有:

1.        專題講座:例如「家長如何協助子女面對同學意外身亡的心情調適」。

2.        心理危機減壓團體:協助您和孩子減輕面對危機事件的壓力。

3.        個別輔導:針對需要的學生,提供合適的諮詢、輔導與服務。

 

突發意外發生時,學校會盡快提供學生心理減壓服務,是為了協助學生了解

意外事件發生後,自己出現的身心反應其實是大多數人都會出現的,並讓學生心情能有一疏通的管道,以避免於日後影響學習,甚至學測考試。事先的預防工作是重於事後的補救,如果您有以上需求或任何疑問,請您與輔導室聯絡。電話:_______,聯絡人_____,請多加利用!

                                                    (學校名字)輔導室(諮商中心)

                                                     

參、事後處置階段摘要

各校自我傷害事件發生後,可從減壓團體、參與告別式、高危險師生群的處置三方面來著手進行,其工作要點如下:

 

3-1、自我傷害事件後之減壓團體

 

由於此意外事件會對校園師生產生衝擊,因此建議事件發生後1-7天(理想時間在72小時內)進行減壓團體,團體時間約1.5~3小時。

減壓團體有標準程序,且是一個結構性的小團體,團體人數以3~12人為宜。可依照參與對象的年齡及特性來選擇用語言式或非語言式(如:繪圖)的減壓團體,以期讓成員瞭解事件發生後會產生的衝擊與反應,教導成員辨識自我狀態,並進一步篩選出需要進一步轉介個別諮商或心理治療之相關人士。詳細流程參照第三章第一節(見第42頁)

 

3-2參與自殺身亡者之告別式簡約步驟

 

    參與告別式,是一種真實面對死亡的具體儀式,但仍須徵得死者之家屬同意及同學(同事)之個人意願來決定,其簡約步驟如下:

 

3-3、高危險群師生的處置與輔導

 

    在校園自我傷害事件發生後,過往傷痛經驗可能會被引發,因此,教師可以透過「急性壓力障礙篩選問卷」、「創傷後壓力疾患篩選問卷」(引自http://www.geocities.com/dochung/stress.html)對師生加以辨識與篩選,必要時需即刻作轉介,以避免意外再次發生。

 

 

急性壓力障礙篩選問卷

  此份問卷為:評量學生 評量當事人家屬 評量老師

 其他_____________

姓名:

年齡:

教育程度:

檔案編號:

居住地:      家庭成員人數:   存  歿

指導語:
    假如你懷疑在你周遭的人可能遭受到急性壓力反應障礙的困擾時,請仔細的詢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是    

1. 這個人是否經歷過或看到令人相當可怕或恐怖的創傷事件?

 

2. 在創傷事件期間或創傷事件過後,這個人是否曾有情緒麻木的表現或缺乏任何情緒的反應?

 

3. 這個人是否看起來精神恍惚或對周遭環境毫無覺察?

 

4. 這個人對於他自己或環境的描述是否有所不同、是否有所改變、是否不切實際或是談論如夢境般的內容?

 

5. 這個人是否無法回憶起創傷事件發生時的重要細節?

 

6. 這個人是否一再地經歷創傷歷程,以反覆的創傷景象、不合理思考、惡夢、或錯覺?

 

7. 這個人對於創傷事件的提醒感到相當的不安,並且以答非所問的方式來避免任何可能觸及創傷記憶的威脅。

 

8. 這個人是否有明顯的焦慮症狀,諸如:入睡困難、無力感、易怒、精神不易集中或是較高度警覺?

 


附記:
   假如這些問題,你的回答為「是」愈多,當事人可能有急性壓力障礙症的可能性愈高。你必須儘快可能的將這個人帶至有受過專業訓練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那裡,以尋求進一步的協助。請記住!早期治療,可以預防日後所衍生的長期心理問題。

 

創傷後壓力疾患篩選問卷

  此份問卷為:評量學生 評量當事人家屬 評量老師 自我評量

              其他_____________

姓名:

年齡:

教育程度:

檔案編號:

居住地:   家庭成員人數:  存  歿

指導語:

 假如你(或周遭的親友)已經經歷或看到令人相當恐懼與不安的創傷事件時,創傷後壓力疾患可能已經成為你或他們的問題,假如你有此懷疑時,請仔細地詢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是   

A.

1. 你是否不斷地再經歷此傷痛事件,如:一再地出現創傷情景、哀傷的夢境?

    

2. 你是否因與創傷事件有關的任何事情,如:象徵、相似處等,一再被提醒而感到相當困擾?

   

3. 你是否試著逃避或談論與創傷事件有關的事情?

    

4. 你是否逃避任何會提醒你與創傷事件有關的活動、埸所或人群?

   

5. 你是否無法回憶起創傷事件發生時的重要細節?

   

B.

6. 你是否失去或降低以往在生命中經常參與活動的興趣?

   

7. 你是否覺得與他人已分離或疏遠?

    

8. 你是否覺得無法表達特定的情緒,如:悲憫之心或愛的感受?

   

9. 你是否覺得你已無法過一個正常的生活,擁有美滿的婚姻、小孩或事業?

   

C.

10. 你是否無法好好入睡、較易怒、無法集中精神或神經質?

   

D.

11. 你的症狀是否已經持續超過1個月?

    

12. 這些事件是否造成你很大的煩惱或者干擾到你的工作、讀書、與他人互動或是參加過去經常參與活動的興趣?

   


附記:
   假如你在上述各組群中你至少有一題回答為「是」者,則創傷事件後所造成的影響可能已經圍繞在你(或親友)的周圍;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找受過專業訓練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以協助你走出難關,切勿等到更多的症狀出現或以自我傷害的方式,(如:酗酒、嗑藥)來處理自己所面臨的壓力!


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處理手冊

 

委託單位:中國輔導學會

    編: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               賴念華副教授

編輯顧問: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               劉焜輝教授

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               周麗玉副教授

台北市立內湖高中輔導主任           蔡閨秀老師

編輯委員: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               賴念華副教授

原台北市立麗山國中輔導主任         曾明惠老師

          資深臨床心理師                     黃龍杰心理師

審 查 者: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學系             陳秉華教授

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學系             許維素副教授

編輯助理:文化大學心理輔導所碩士班           郭珮婷

文化大學心理輔導所碩士班         

學生憂鬱及自殺(傷)防治處理機制流程圖\

 clock_alarm.gif忠和國小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辦法

嘉義縣水上鄉忠和國小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辦法

壹、依據:

    一、嘉義縣政府府教學字第0930075123號文。

   

貳、目的:

一、加強宣導校園憂鬱自我傷害防治觀念,以提昇全校教職員工輔導技巧及敏銳覺察度。

二、教學活潑化,有效疏導學生課業壓力,增加學生挫折忍受力。

三、辦理各項活動,協助學生適應校園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四、辦理家長親師座談會,增進教師與家長對學生生活狀況的了解及問題處

 理之協助。

 參、實施方式: 依校園自我傷害防治檢核表(如附件一)辦理

一、初級防治-訂定生命有愛、愛自己愛別人之自傷預防工作計畫 

學校行政單位

[]校長:

1.成立校園自我傷害危機處理小組,研商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計畫,並建立事件危機處治與事後處治流程,印發全校通知。

2.舉辦教師輔導知能成長團體及於各項會議宣導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觀念,以提昇全校教職員工輔導技能及敏銳覺查度。

3.重視學生安全工作與教學設備及校園設施的安全維護,避免不良環境產生。

[]教務處:

1.協助編製生命與死亡教育課程教案,使學生愛惜生命,增強適應力。

2.協助教師隨時執行「疏導學生課業或人際關係處理壓力及減少失敗挫折感」的工作。

[]訓導處:

 訓導部份:

1.定期舉辦學生輔導活動、社團活動、及各項體能競賽活動,以協助學生適應校園生活及促進身心健康。

2.加強導師會議功能、舉辦家長座談會,增進導師與家長對學生生活狀況的瞭解及問題處理之協助。

3.建立校園危機事件流程及全校緊急事件處理通報資料。

輔導部份:

1.教師部分:透過校務會議意及導師會議等宣導自我傷害防治資訊,並將其列為教師輔導知能研習及輔導教師專業訓練主題之一。另外並協助不適任教師激發教育潛能,減少因教師因素致使學生發生自我傷害行為之機率。

2.學生部分:藉由輔導計畫協助新生適應新學習環境課程;落實班級輔導課程並透過「自我傷害行為篩選量表」篩選適應欠佳學生,給予適當個別輔導。

 

[]總務處:

1.隨時檢視校園各項設施安全維護、修繕,避免製造危險環境。

2.注意校園警衛及工友的挑選及培訓,加強安全巡邏。另亦培訓各班總務股長,維護班級安全。

教師方面:預防處治階段一相關知識的充實.生命教育的實施.主動積極的關懷。

[]導師:

1.積極參與有關自我傷害防治之研習活動,以對學生的自我傷害有正確的認知。

2.實施生命教育

(1)與學生探討生命的意義及價值

(2)向學生澄清死亡的真相

3.增進學生因應的技巧及處理壓力的能力

(1)瞭解學生日常生活中是否遭遇較大的生活變動

(2)瞭解此生活變動是否對學生造成壓力

(3)協助學生尋求社會資源

(4)協助學生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

  (5)協助學生對壓力事件做成功的因應

4.經常與班上每位同學接觸,利用導師時間或下課與學生做心靈的溝通

5.願意傾聽,隨時給學生支持、關懷,與學生分享其情緒

6.提供支援的網絡及相關資訊,讓學生清楚的知道在遇到困難時該如何或向何人與何單位求助

7.經常與任課老師聯繫,全面瞭解學生在校情形

8.留意每位學生的出缺席狀況,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繫,交換學生之日常訊息

9.利用間暇做家庭訪問,瞭解學生居家生活狀況

10.在班上形成一個支援的網絡,提供需要協助同學社會資源

11.班上形成一個通報的系統,指定幹部主動報告同學之動態,尤其是異常舉動

12.對可能自我傷害傾向的學生保持高度的敏感

[]科任課老師:

1.積極參與研習活動,充實相關知能

2.支持與關懷,耐心傾聽,分享學生的情緒經驗

3.保持對「異常舉動」學生之高度敏感

4.要自動擔任導師的「第三隻眼」

5.常與輔導老師保持聯繫,加強「全方位」輔導策略

輔導教師方面:

()輔導教師自身方面:放下自己的焦慮、擔憂,與學生討論「自殺」,依「學生最立即需要」及「保護學生的安全性」兩大原則處事,充實自身自殺防治知能、提供家長預防子女自我傷害的方法、針對全校教職員工宣導自我傷害防治觀念、危機處理原則,並成立危機處理小組。

()對一般教師方面:提供教師情緒管理知能、提出自我傷害傾向的可能徵兆,教導如何處理學生或同儕自我傷害事件、提供教師哀傷輔導的基本方法。

()對學生方面:教育學生瞭解生命的價值、死亡的概念、提高學生的挫折容忍度及面對壓力的因應方法、教導學生善用社會支持系統,不要使自身陷入孤立的狀況、協助新生盡快適應新學校、對於學生家中或校內近期內有人逝世者,主動提供哀傷輔導。

二、二級防治-高關懷群辨識,針對高關懷群介入輔導,並建立檔案定期追蹤者

學校行政單位:

[]校長:

1.對具高危險性學生,導師、輔導教師、訓導人員等會同校園自我傷害事件緊急處理要點進行輔導。

2.指示輔導主任對於自我傷害想法或行動嚴重之學生召開個案會議,研討危機處理步驟及行動,並指定聯絡家長負責人及研商是否需轉介醫療機構。

[]教務處:

1.協助導師、輔導教師衡鑑篩選高危險性學生。

2.會同導師、輔導教師對高危險性學生進行輔導,給予支持關懷,並參加個案會議,提供課業處理協助。

[]訓導處:

 訓導部份:

1.協助導師、輔導教師衡鑑篩選高危險性學生。

2.會同導師、輔導教師對高危險性學生進行輔導,給予支持關懷,並參加個案會議,商討輔導流程分工,及督導有關人員依據緊急事件處理要點處理高危險性個案。

輔導部份:

1.輔導教師應會同導師、教官對高危險性學生給予輔導支持與關懷。

2.對自我傷害想法或行動嚴重之學生召開個案會議研商輔導事宜或轉介醫療機構,並與家長尋求問題解決對策。

3.建立校園自我傷害處治輔導流程,並督導輔導教師依據輔導流程輔導高危險性個案。

 

[]總務處:

1.重新評估校園是否存有危險狀況並加以改善。

2.教導校警及全單位提高警覺,熟悉事件發生時之處理流程。

教師方面:建立緊密的支持網絡,提醒家長更寬容、更關懷陪個案走過這段路

 ()導師

1.對尚未採取行動的個案

 (1)對個案保持高度「敏感、接納、專注地傾聽」

 (2)鼓勵或帶領學生向輔導單位求助,說出心中的痛苦,讓學生有傾吐的對象,尋求更多的支持及協助

 (3)與個案討論對於「死亡」的看法,瞭解其是否有「死亡計劃」

 (4)營造班級「溫暖接納」的氣氛,讓個案感受到他是團體裡的重要份子,同學們都很關心他

 (5)通知家長,動員家人發揮危機處理的功能,隨時注意個案的言行舉止

 (6)若個案堅持不讓家長知道,可以技巧性地提醒家長多關心、注意孩子

 (7)通知學校相關人員(如危機處理小組成員)

 (8)提供個案「支持網絡」成員的聯絡電話

 (9)對十分危急的個案,與相關人員形成一個支持的網絡,隨時有人陪伴個案

2.對已採取行動,但未成功之個案

 (1)立即聯絡相關人員協助將個案送醫急救,並由送醫小組通知家長

 (2)請訓導人員協助清理現場

 (3)聯絡輔導人員協助安撫其他同學情緒,並實施團體輔導

 (4)接納個案的情緒、專注傾聽,並盡可能陪個案一段時間至其情緒平復

 (5)透過個案自述或其他資料,瞭解企圖自我傷害的動機

 (6)分別與個案及其他同學討論除了自我傷害之外的問題解決策略

 (7)請家長接個案回家

 (8)鼓勵同學對個案表達關懷,協助個案重返班級

 (9)在個案重返學校的初期,協助班級形成一個支持網絡

 (10)拒絕任何媒體採訪,統一由危機處理小組之代表對外說明

[]科任課老師

1.對尚未採取行動的個案

 (1)對高危險群個案保持高度敏感、接納、專注地傾聽

 (2)鼓勵或帶領學生向輔導單位求助,說出心中的痛苦,讓學生有傾吐的對象

 (3)通知學校相關人員(如導師或危機處理小組成員)

2.對已採取行動,但未成功之個案

---如果事件發生在任課教師上課中時

 (1)立即聯絡相關人員協助將個案送醫急救,並由送醫小組通知家長

 (2)協助安撫其他同學情緒

 (3)抽空探視個案,表達老師的關心

 (4)整理自我的情緒,恢復正常教學

 (5)個案返校上課後,留意其上課情緒,有異常狀況時通知危機處理小組處理

 (6)以平常心看待此事,不在校內談論此事

 (7)不對外界做敘述,統一由危機處理小組之代表對外界做說明

---事件發生在其他老師上課時

 (1)個案返校上課後,留意其上課情緒,有異常狀況時通知危機處理小組處理

 (2)不加入談論話題的行列

 (3)全力配合學校處理措施

輔導教師方面:

 ()衡鑑與評估:自殺警訊的偵測、自殺危險程度的衡鑑。

 ()諮商與輔導:對有自殺意圖但未付諸行動者:主動提供關懷、支持、傾聽、陪伴、增加學生現實感、聯絡家長並告知正確的陪伴學生的態度;對近六個月內自殺未遂者:評估該傷害對其生、心理的影響、共同策畫復健計畫、協助個案適當轉介。

三、三級防治-建立學生自殺之虞、自殺未遂及自殺死亡之危機處理流程者

學校行政單位:各處室均須參加危機處理小組會議,擬訂事後處置行動計畫。

 []校長:應召開校內危機處理小組會議,研討處置事宜。

 []教務處:宜處理社會團體介入事宜、維持校務正常運作、掌握高危險群教師並給予支 援等。

 []訓導處:於事發後儘速召開導師會議公告事件,建立處理共識,並建立資料檔案,掌握師生事後反應、生活作息動態及安全問題,適切調整校內氣氛,轉移注意力,並聯絡家長告知學校之關心及可能協助之事項。

 []總務處:評估校園是否有安全疏失,加以改善、對現場事件處理情形詳細報告、配合處理喪葬事宜、調整事發現場環境,去除大家的心理陰影。

 []輔導室:成立特別輔導中心,提供相關訊息.評鑑高危險群學生,做合適處置並至班 級與同學討論。

教師方面:

 事後處治階段-一與校園危機小組密切合作.用開放的態度而對問題和學生一起經歷、成長。

  ()事後處治的目標及目的

 1.幫助抒解悲傷的情緒與緩和哀悼的心結

 2.經由討論自殺行為的傳染與模仿作用,阻止再發生類似的不幸事件

  ()正確的認知及態度

1. 對「自我傷害(自殺)」與「死亡」有正確的概念,並幫助學生釐清錯誤的想法

 2.對事後處治的處理對象與工作目的有正確的認識

 3.過濾出哪些人是受事件影響最深的「高危險群」

 4.瞭解高危險群的「高危險時間j

 5.熟悉校內危機小組的運作情形

 6.掌握校外及社區輔導機構與醫療資源的正確資訊

 7.能夠適時的與學生討論、溝通、分享

 8.保持高度敏感度

 9.帶領班級或小團體進行討論及輔導

輔導教師方面:

 ()幫助班級討論:澄清事實,減少謠言、回答問題.穩定班級情緒、提供哀傷輔導及因應壓力的方式。

 ()幫助「支持性團體」的進行:對與逝世者較親近之同儕(教師或學生)進行支持性輔導與哀傷輔導。

 ()對個案周圍的「人」、「事」、「物」進行輔導:學校輔導單位印發傳單、海報,邀請有需要幫助的師生至輔導洽談,並於傳單中簡述抒解哀傷的可行方法。可於校內佈置簡單莊嚴的紀念壇,安排追悼儀式,供師生憑弔。

肆、預期成效

本校一向重視學生的心理輔導,希望加強學生面對社會變遷之能,懂得珍惜生

命、有困難懂得求救、轉變想法、學習自我控制、解決衝突、抒解壓力,提升挫

折容忍度的能力等。

伍、本計畫呈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說明:

1.        本表用於檢核各校自我傷害防治三階段之各項工作要點。

2.        學校或工作人員已完成的內容,於前方的空格處打勾。

3.        若是未完成或需要加強的工作,則保留未勾選的狀態。

4.        下方尚未註記工作要點之空格,依據各校之狀況,自行填寫需要的工作要點

 

 

附件三 自我傷害行為篩選量表--教師觀察評量表

    使用篩選量表不必利用晤談,只需將平時對孩子外在行為的觀察加以記錄、評量即可。這份量表是希望能找出那些行為表現是需要及時注意的問題,以預防將來不幸事件的發生。

    請您根據您所知該生「最近一個月」的情況仔細作答,如果有下列情況發生,則在「是」的框框內打勾;如果沒有則在「否」的框框內打勾。

壹、學生近況

一、憂鬱、孤獨

(一)情緒狀況---主要描述該生情緒低落、孤單、或不安等

                                                     

1.這孩子是否情緒低落鬱悶                              

2.這孩子是否會哭泣或想哭泣                            

3.這孩子是否變得不安,無法靜下來                      

4.這孩子是否感到非常的寂寞、孤獨                      

(二)行為狀態---主要描述該生行為的變化,例如常做的事不做了,別人排斥他,猶豫不決等

                                                     

          5.這孩子是否會無緣無故地覺得身體疲勞                  

          6.這孩子是否變得猶豫不決                              

          7.這孩子是否不想做他以前常做的事                      

          8.這孩子是否頭腦變得不像以前那樣清楚                  

          9.這孩子是否覺得他的煩惱無人可以傾訴                  

          10.這孩子是否覺得別人對他冷淡或排斥他                 

(三)無助、無望

                                                     

          11.這孩子是否覺得將來沒有希望                         

          12.這孩子是否覺得自己很渺小、很不重要                 

          13.這孩子是否覺得無助、驚慌、不知道該怎麼辦           

             才好

 

二、攻擊、違紀

(一)攻擊部份

n            情緒狀態---主要描述該生的「生氣」情緒

                                                     

1.這孩子是否脾氣暴躁                                  

2.這孩子是否情緒變化大                                

 

n            行為狀態---主要描述該生的「生氣」等外顯行為

                                                     

          3.這孩子是否常與別人頂嘴                              

          4.這孩子是否常打架                                    

          5.這孩子是否喜歡罵人和說髒話                          

          6.這孩子是否喜歡嘲笑或欺侮人                          

          7.這孩子是否曾攻擊或恐嚇別人                          

n            個性狀態

                                                               

          8.這孩子是否善妒或多疑                                

          9.這孩子是否沒有內疚感或責任感                        

 

(二)違紀部份

 

n            不當行為

                                                     

10.這孩子是否會破壞別人或自己的東西                   

11.這孩子是否愛說謊或欺騙別人                         

 

n            違反校規                                   

                                                     

12.這孩子是否在學校不守規矩、喜歡干擾別的同           

  學或破壞教室秩序                        

13.這孩子是否曾逃學、逃家                             

 

三、行為改變(包括請假、曠課)、意外事件

 

(一)個人行為習慣的改變

                                                     

           1.這孩子是否變得較安靜                               

           2.這孩子是否變得較好動                               

           3.這孩子是否較易忽視危險或容易冒險                   

(二)在學行為的改變

                                                     

 4.這孩子是否較常曠課                                 

 5.這孩子是否怕上學                                   

 6.這孩子是否想要休學                                 

(三)請假、生病或意外事件的發生

                                                            

        7.這孩子是否請假過多                                

        8.這孩子是否經常發生意外事故                          

      9.這孩子是否經常生病或感到身體不舒服                

 

四、自殘、自殺

(一)自我傷害的行為或念頭的發生

                                                            

        1.這孩子是否有傷害自己的行為                        

        2.這孩子是否在作文或遊戲中表現出想死的念頭          

        3.這孩子是否曾想過要自殺                            

        4.這孩子是否曾表示要以傷害自己的方法對某人          

          或家人報復

(二)討論或使用過自殺的方法

                                                            

        5.這孩子是否曾使用酒精、藥物或安非他命等具          

          傷害性的物質

        6.這孩子是否曾討論自殺的方法                         

 

五、退縮與自我批評

 

(一)退縮部份

n            個性狀態---主要描述該生是否在個性上比較孤獨

                                                            

 1.這孩子是否較喜歡獨處                              

 2.這孩子是否較冷漠、退縮                            

n            人際關係狀態---主要描述該生與他人相處的困難 

                                                     

 3.這孩子是否與別人在一起時就覺得不自在              

 4.這孩子是否不曾說出自己的困難或問題                

n            行為狀態---主要描述該生是否過度守規矩

                                                     

 5.這孩子是否過度守規矩                              

 

(二)自我批評

n            怕做錯事的感覺

                                                     

6.這孩子是否會因一些不好的事發生而責怪自己            

7.這孩子是否常害怕做錯事情                           

n            批評自己愚笨

                                                     

8.這孩子是否缺乏自信心、感到自卑                     

9.這孩子是否感到自己笨拙                             

 

貳、學生背景資料

    姓名                    出生日期                   就讀學校

    年級                    班級                       座號

 

下面的問題是有關這位同學的情況,請把適當的號碼填在左邊的方格。

1.該生的性別是:

(1)     (2)

 

2.該生現在是就讀:

(1)國小  (2)國中  (3)高中  (4)高職 

 

3.與其他同學比較起來,該生的成績如何?

(1)優於多數同學  (2)中等以上  (3)中等  (4)中等以下  (5)很差

 

4.該生父母的婚姻狀況為:

(1)結婚  (2)分居  (3)離婚  (4)父親或母親長期離家  (5)父親/母親死亡

 

5-1目前以父親身份管教或照顧該生的人是誰?

(1)該生的親生父親,目前與該生同住 

(2)該生的親生父親,但目前並沒有與該生同住

(3)該生的伯叔,或其他親戚(如舅父,堂兄)

(4)該生的繼父

(5)該生的養父

(6)該生的祖父

(7)其他的成年人

(8)沒有

 

5-2 /她(即5-1的選項)的教育度程度是:

(1)國小  (2)國中  (3)高中(職)  (4)大專以上

 

5-3 /她(即5-1的選項)是否有下列的情形(請打勾,可多選):

酗酒  □精神病  智能不足  脾氣暴躁  憂鬱症  疑心重

    暴力傾向        曾自殺過

 

5-4 /她(即5-1的選項)對該生的管教態度是(請打勾,可多選):

    過度保護  過度嚴厲  期望太高  經常體罰  漠不關心

    沒有上面所說的情形

 

6-1目前以母親的身份管教或照顧該生的人是誰?

(1)該生的親生母親,目前與該生同住

(2)該生的親生母親,但目前並沒有與該生同住

(3)該生的姑姑、阿姨、或其他親戚(如表姑、表姐)

(4)該生的繼母

(5)該生的養母

(6)該生的祖母

(7)其他的成年人

(8)沒有

 

6-2/她(即6-1的選項)的教育程度是:

(1)國小  (2)國中  (3)高中(職)  (4)大專以上

 

  6-3/她(即6-1的選項)是否有下列的情形(請打勾,可多選):

  酗酒  精神病  智能不足  脾氣暴躁  憂鬱症  

疑心重暴力傾向曾自殺過

 

6-4  /她(即6-1的選項)對該生的管教態度是(請打勾,可多選):

      過度保護  過度嚴厲  期望太高  經常體罰

      漠不關心  沒有上面所說的情形

 

7.該生在家中的排行

(1)獨生子女  (2)老大  (3)老么  (4)老二  (5)老三  (6)其他:________

 


附件四 自殺危險程度量表教師觀察評量表

本量表的目的旨在篩選出具有自殺危險性的學生,使老師能夠提高敏感度,早做預防。請您依學生狀況勾選以下問題:

1.他想活下去的意願有多高?

0.很想活下去。  1.不太想活了。  2.完全不想活了。

2.他有想過要自殺嗎?

0.沒有想過。  1.有一點想自殺的念頭。  2.非常想自殺。

3.他想自殺的想法持續多久?

0.很短暫,只是一閃即逝的念頭。  1.偶而出現自殺想法。

2.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了。

4.他經常想要自殺嗎?

0.很少,偶而會想。  1.時斷時續的。  2.幾乎天天想。

5. 他有自殺的計畫嗎?

0.模糊、沒有特定的計畫。  1.有些特定計畫。

2.有完整的想法,訂出何時、何地及自殺計畫。

6.如果要自殺,他會採用何種方式?

0.服藥丸或割腕。  1.藥物、酒精、一氧化碳、或撞車等。 

2.手槍、上吊、或跳樓等。

7.他準備了自殺工具嗎?

0.沒有。  1.很容易找到自殺工具。  2.手邊即有自殺工具。

8.如果要自殺,他打算在何時自殺?

0.未來非特定時間。  1.幾小時內。  2.馬上。

9.如果他自殺,獲救的機會有多高?

0.大多數時候身邊都有人可以施以援助。  1.如果求救會有人來。

2.沒有人可援助。

10.他有沒有告訴任何人他想要自殺?

0.曾經很明白的告訴別人。  1.曾經暗示過別人他有自殺意圖。

2.刻意隱瞞自殺意圖。

11.他是否做了身後安排(例如:寫遺書、將心愛物品送人或丟棄、將財產全部用光、與親友見最後一面、做臨終的告別)?

0.沒有。  1.想過如何安排或已著手安排,仍未完成。

2.已完成身後安排。

12.他曾經用何種方式自殺過嗎?

0.沒有,或曾有一次以服藥丸或割腕方式自殺。

1. 有二次或二次以上以服藥丸或割腕方式自殺;或者曾有一次以藥物、酒精、一氧化碳、撞車等方式自殺。

2. 有二次或二次以上以藥物、酒精、一氧化碳、撞車等方式自殺;或者曾有一次以手槍、上吊或跳樓等方式自殺。

13.如果他曾想過自殺,是什麼原因使他沒有這麼做?

13-1.他對生命充滿熱愛。

0.經常如此。  1.偶而如此。  2.從不如此。

13-2. 他相信自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相信未來會比較快樂。

0.經常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從不這麼想。

13-3.他若死亡會對家庭朋友造成很大的傷害,他不願他們承受這種痛苦。

0.經常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從不這麼想。

14.在他的想法裡,「死」是怎麼一回事?

14-1.死後不會復活。

0.經常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從不這麼想。

14-2.死後會到較壞的地方去。

0.經常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從不這麼想。

14-3.死亡不能解決問題。

0.從不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經常這麼想。

14-4.人死後會復活。

0.從不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經常這麼想。

14-5.死後會到較好的地方去。

0.從不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經常這麼想。

14-6.死亡是一件愉快的事。

0.從不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經常這麼想。

14-7.死後可以上天堂或極樂世界。

0.從不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經常這麼想。

14-8.死亡只是暫時的分離。

0.從不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經常這麼想。

14-9.死亡只是生病的症狀。

0.從不這麼想。  1.偶而這麼想。  2.經常這麼想。

15.最近是否有親人或要好的朋友死亡或離他而去?

0.沒有。  1.有,那使他覺得有一點難過。

2.有,那使他覺得非常難過,對他影響很大。

16.最近,他的生活中有沒有特別重大的事件?例如:轉學、搬家、與好友決裂、家中有新成員加入、家中成員長期離家、家中成員爭吵的很厲害、遺失寵物、離開父親或母親超過一星期、情感上之重要人物有嚴重疾病(或住院、死亡)、違反校規被記過、被同學圍毆或取笑、做了一些不敢告訴別人的事。

0.沒有。  1.有,尚能應付。 

2.有,感到非常困擾、焦慮、悲傷、或痛苦。

17.他的父母是否有不當的管教態度(例如:毆打、侮辱或無故責罵他等)?

0.沒有。  1.偶而如此。  2.經常如此

18.他的父母是否曾經對他性侵犯?

0.沒有。  1.偶而如此。  2.經常如此。

19.他的日常作息是否正常?

0.可以維持一般正常生活。

1.有些日常活動停止,飲食、睡眠及課業受到影響。

2. 作息混亂,日常生活廣泛受到影響。

20.最近他的課業成績如何?

0.跟以往差不多。  1.有一點退步。  2.大幅滑落。

21.他有喝酒的習慣嗎?

0.沒有。  1.一星期內有兩、三次。  2.幾乎天天喝酒。

22.他有嗑藥的習慣嗎?

0.沒有。  1.一星期內有兩、三次。  2.幾乎天天嗑藥。

23.他有抽煙的習慣嗎?

0.沒有。  1.偶而抽抽。  2.幾乎每天抽。

24.他與同學或同齡朋友的關係如何?

0.有幾個要好的朋友,有需要時他們一定會幫忙。

1.有幾個朋友,不是很親近。

2.沒有朋友。

25.他與家人的關係如何?

0.很好,與家人很親近,有事都會跟家人說。

1.還好。

2.很不好,家人都不理他、放棄他、討厭他,或常與家人起衝突。

26.他的健康狀況如何?

0.沒有特別的健康問題。

1.有反應性、突發性、短暫的精神或生理疾病。

2.有慢性的、逐漸衰退性的疾病或急性的大病

 

依據量表結果參考下列自殺危險評鑑表作為評估:

危機程度

判斷項目

1.自殺計畫

A.細節

模糊、沒有什麼特別的計畫

有些特定計畫

有完整之想法,清楚訂出何時、何地及方法

B.工具之取得

尚未有

很容易取得

手邊即有

C.時間

未來非特定時間

幾小時內

馬上

D.方式之致命性

服藥丸、割腕

藥物、酒精、一氧化碳、撞車

手槍、上吊、跳樓

E.獲救之機會

大多數時間均有人在旁

如果求救會有人來

沒有人在附近

2.先前的自殺企圖

沒有或一個非致命性的

有許多低致命性或一個中度致命性;有重覆之徵兆

有一高度致命性或許多中度致命性的

3.環境壓力

沒有明顯之壓力

「對環境之改變」或「失去某些人或物」有中度反應

「對環境改變」或「失去某些人或物」有強烈反應

4.徵兆

A.日常生活之處理方法

可以維持一般生活

有些日常活動停止。飲食、睡眠、以及課業受到影響

日常生活廣泛受影響

B.憂鬱

輕度之情緒低落

中度之情緒低落;有悲傷、受困擾、或孤獨感產生,且活動量降低

受到無希望感、悲傷及無價值感之打擊,而產生退縮或爆發性攻擊的行為

5.支持資源

可獲得家人與朋友幫助

家庭或朋友可幫助但非持續性的

對家庭、朋友採敵視,中傷或冷漠之態度

6.溝通之方式

直接表達自殺之感覺及意圖

表示出人際間的自殺目的,如:我會表現給他們看,他們會因此而感到抱歉

內心的自殺目標(有罪惡感、無價值感)很不直接或根本不表達

7.生活型態

尚有穩定的人際關係、人格表現及學業表現

有藥物濫用,有衝動性之自殘行為

有自殺行為,人際相處困難

8.健康狀況

沒有特別的健康問題

有反應性、突發性、短暫的精神或生理疾病

有慢性的、逐漸衰退性的疾病或急性之大病

 

 

 

 

 

 

 

 

 

 

 

 

 

 

危險程度高者,盡快提供危機介入。如:生活安置、危機諮商等,同時尋求醫療資源轉介至受過專業訓練的精神科醫師處,必要時強制住院,以尋求進一步的協助。此時請各校自我傷害危機處置小組隨時警戒;預防勝於治療。

危險程度中者,積極提供進一步的心理諮商與協助,並提供危險狀況的處置。例如:避免隨手可得的工具在旁,必要時尋求外界資源轉介至受過專業訓練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那裡,以尋求進一步的協助。另外,校方可聯繫家長告知學生的狀況,目的是為了一同合作協助學生接受相關輔導或醫療資源。

危險程度低者,增加對該生的行為觀察,列為追蹤輔導的當事人。同時,並提供長期的心理諮商,協助當事人處理其內在心理困擾。

 

二、二級預防的處理流程

 

 

嘉義縣水上鄉忠和國小學生不自殺契約書

填表日期:___________

姓名

 

性別

男女

年齡

 

生日

         

學號

 

年級

       

/系別

 

電話

住家:

手機:

地址:

 

_____________與輔導老師約定,自             ,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我都不做出傷害或危害自己生命的行為,但是如果我發現自己情緒低落,很難控制自殺念頭、衝動或行為時,我會打電話給輔導老師、家人、朋友或師長,以尋求協助,幫助自己度過這個難關。若都找不到人時,我也會打電話到_____________(學校專線)請求協助。

在緊急狀況時,可以協助我的輔導老師、家人或師友的姓名與聯絡方式如下:

l      若我想自我傷害,我會先聯絡

1.                關係         電話               _________

2.                關係         電話                       

3.                關係         電話                        

l      必要時,我可以緊急聯絡輔導老師是:

 1.                關係         電話                       

 2.                關係         電話                       

※補充事項:

立約人:                      聯絡電話:                  

輔導老師:                    聯絡電話:                  

 

  立約時間:民國               

clock_alarm.gif辦理認輔-生命教育-成長團體等活動

 

   

針對弱勢家庭辦理小

團體諮商活動

   

辦理家庭訪視及電

話訪問等活動

   

辦理生命教育活動

[首頁][健康服務][健康教育課程及計畫][學校衛生政策][學校物質環境][學校精神環境][社區關係]

保留所有權利。